假如說現在有哪輛在市道市情上銷售的車型還沒有配置安全氣囊,即便其他配置有多麼的豐碩,沒有這項最基本的安全配置仍是很難讓人產生購買的欲望。確實,安全氣囊以及與安全帶一樣成為了目前汽車消費市場上的主流安全配置,在消費者心中,安全氣囊也成為了購買底線。現在我們就從安全氣囊的誕生和發展角度來為您簡朴先容一下這項重要的安全配置。
安全氣囊確實很重要,以至於讓發明汽車的疾馳和擁有諸多安全專利的沃爾沃至今還在爭著當它的發明人。不外,載入歷史中首個安全氣囊發明者卻是個美國人。來自美國海軍的工程師john w. hetrick在1952年設計出一款充氣緩沖墊,並於1953年美國『輔助乘員保護系統』(supplementary restraint system;srs)專利,這也就是如今安全氣囊的雛形。有意思的是john w. hetrick當時也服務於美國幾大知名汽車企業,在他將這一想法主意告知企業高層後,得到的答復卻是他們沒有愛好對安全氣囊進行深入研究。
1971年福特將安全氣囊裝在一批實驗車上,1974年通用汽車率先在市售車裝上駕駛座安全氣囊,之後在前乘客座也裝上安全氣囊,並可依撞擊力道分兩種充氣模式,然而克萊斯勒前董事長李艾科卡在自傳中曾說,70年代的顧客只想要大馬力大車身的汽車,對安全配備並不感愛好,安全帶使用率也很低,所以安全氣囊沒多久就從市場中消失。
1984年美國高速公路安全局制訂《聯邦尺度》(federal motor vehicle safety standard;fmvss)第208條中,增加安裝氣囊的要求[3]。1995年,正式經過美國國會(united states congress)通過法案,提供明確的法則及指導方向,要求1995年起新車的尺度配備需要有雙氣囊。1997年起,貨車亦比照辦理。
安全氣囊的工作原理實在非常簡朴,當設置於車輛前部的碰撞傳感器檢測到撞擊時,會向氣囊控制系統傳回信號,待氣囊控制系統分析得出需要啟動安全氣囊時,由氣體發生劑配合點火裝置組成的充氣模塊會迅速起爆向氣囊進行充氣。充氣過程一般只需25-35毫秒。
經由數十年的發展,安全氣囊的工作原理並沒有發生什麼變化,但根據擺放位置的不同,我們可以將其分為以下幾種:
前排駕駛員氣囊,前排乘客氣囊;前排側氣囊,後排側氣囊;側氣簾和前排膝部氣囊。
1981年,疾馳將前排安全氣囊正式引入s級(w126系列)車型,並作為選裝配置。疾馳的這套系統還率先采用了安全帶預張緊系統,在碰撞時可以按捺車內乘員的身體擺動幅度,進一步減少傷害。1987年,保時捷944 turbo成為世界上首款將前排駕駛員及乘客氣囊作為出廠尺度配置的車型。同年,裡程作為首款采用安全氣囊的日本車問世。
為減少碰撞對於骨盆及下腹部的傷害,側氣囊應運而生。來自瑞典的autoliv ab公司擁有這種安頓於座椅內氣囊的出產專利,首批應用此項裝置的是1995年款的沃爾沃850,隨後沃爾沃旗下所有車型都配置上了側氣囊。
側氣簾則是為保護駕駛者頭部而泛起的一種氣囊,一般安頓於車輛a柱及b柱四周。當車輛遭遇側面碰撞或發生翻騰時,側氣簾都會充氣以保護車內乘員的頭部。寶馬在1998款7系和5系(e39系列)中采用側氣簾,這也是側氣簾首次被應用於量產車型。
在正面碰撞中,除了頭部和胸部輕易受到傷害外,因儀表臺變形而造成的腿部傷害所佔比例也非常高。因此,工程師隨後推出了膝部氣囊來減少腿部受到傷害的風險。豐田avensis成為首款配置膝部氣囊並且在歐洲銷售的車型。而世界上第一款采用膝部氣囊的車型是1996款的起亞獅跑。
以上都是我們常見的幾種氣囊,為了更好的保護車內乘員,工程師還在對氣囊的安裝位置和一些細節進行探索。駕駛席中部氣囊,安全帶氣囊和應用於摩托車上的氣囊或許在多年後也會成為量產車中強制安裝的安全配置。
2009年,豐田汽車公司推出了首款後排中部氣囊。該氣囊安頓於後排中心手枕處,可以避免車內乘員身體大幅擺動造成的二次傷害。新款皇冠majesta已經采用了此項配置。
安全帶氣囊首次泛起於疾馳在2009年所推出的esf概念車中,它的作用在於減少碰撞發生時,安全帶對於車內乘員所造成的傷害。在汽車領域,安全帶氣囊還處在研發階段,但在航空領域,塞斯納公司已經將安全帶氣囊作為旗下172,182及206機型的尺度配置。
被戲稱為『肉包鐵』的摩托車駕駛者更需要得到良好保護。本田於2006年推出首款摩托車氣囊並正式應用於旗下金翼車型。設置於摩托車前叉內的傳感器可以檢測碰撞信號,氣囊控制器將決定是否起爆位於車把內的氣囊。另外一項保護摩托車駕駛者的裝備就是帶有氣囊的騎行服。騎行服內各樞紐部位均安放有微型氣囊。騎行服通過線束與摩托車連接,當車輛碰撞失控導致騎手跌落時,線束一旦斷開就會啟動騎行服內的氣囊充氣。配合頭盔可以給騎手帶來良好的保護。
安全氣囊固然是一項被動安全裝置,但實在它也具有一定的殺傷力。假如你沒有准確使用安全帶,那麼在你身邊的這些安全氣囊在車輛發生碰撞時很輕易帶來二次傷害。充氣時看似柔軟的一擊足以致命。而在安全氣囊起爆瞬間產生的音量高達165-175分貝,這也會對人的聽覺造成傷害。所以,我們不能單純依靠於安全氣囊,安全帶的重要性必需得到正視。不外,國人在這方面做得還很不好,甚至還有屏蔽安全帶提示音的插扣在網絡上大肆販賣,銷售還異常火爆。我想說的是,系上安全帶真的就這麼難嗎?
【樹立准確的安全駕駛意識,不要再使用這樣的安全帶插扣】
汽車企業在汽車安全領域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進行研發,包括氣囊和安全帶等基本安全配置也在不斷發展迎合駕駛者對於安全性,恬靜性及便利性上的多種要求。我們需要准確熟悉這些安全配置所起到作用,更重要的是培養安全駕駛的意識。從本期起我們將對汽車上使用的各項技術逐項進行先容,但願大家持續關注易車網
|